碳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alt 怎么读 碳问

碳问

2023-05-24 0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环境安全的积极参与者,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者,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者。

早在1972年6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瑞典斯德哥尔摩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启了国内生态环境治理的历史进程;20年后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中国成为首个签订《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此后,持续支持在联合国主导下开展的《京都议定书》谈判,巴厘岛路线图制定以及2015年《巴黎协定》的达成等。2020年,在国际疫情交困、气候变化陷于低潮的情况下,我国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承诺努力争取2030年前碳达峰、力争于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一轮新高潮。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方面,中国早在2007年首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新内涵,探索形成“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新篇章。

“二十大”报告继往开来,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气候治理和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方面的经验,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其中,“双碳”目标成为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在“二十大”报告中得到了全面、系统、深刻阐述,提出了未来工作总基调、新思路和新举措。

未来“双碳”工作怎么做,如何读懂“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开启“碳问”系列专访,邀请中外碳领域专家、政府官员、企业家等,就“双碳”热门话题展开对话。本期对话嘉宾为欧美同学会北欧零碳委员会主任李勇。

国际在线: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加快全球碳中和进程上,“二十大”报告传递了哪些新的讯号?

李勇:过去近一年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导致地缘政治变化,引起世界能源市场较为剧烈的价格波动,出现粮食供应安全形势严峻以及其他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的局势。作为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和重要的粮食进口国,我国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局势影响和能源粮食价格波动的冲击。煤炭再次发挥了压舱石作用,让我国能够应对这场国际危机,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不少欧盟国家因能源价格高企而开历史倒车,做出了重启煤电、调整了退煤的时间表的倒退决定,减缓了世界推进碳中和的历史进程。在此情况下,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对于全球气候治理极为关键,并成为各国高度关注“二十大”报告的重要议题之一。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问题,“二十大”报告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总基调回应国际关切,向世界明确传递了持续推进“双碳”工作的战略定力和坚定决心没有变;同时还要继续以积极的态度和开放合作的姿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二十大”报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双碳工作”的内涵和战略地位。一是,将“双碳”工作提高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新高度;二是,将“双碳”工作纳入到“五位”一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之下;三是,将“双碳”工作与“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统一和协同起来,共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

融合“天人合一”的东方历史文化,着眼“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通过我国未来持续几十年的绿色发展和广泛的国际合作,转变工业革命以来的“无止境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生产方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让其他后发国家多一种“文明方式”可选择。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一方面通过“双碳”工作,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另一方面,还要提高“顺应”能力;根据自然系统内在科学规律多做有利于自然修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多做有利于增强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扩大碳汇能力的工作,实现反哺自然和增值自然;同时,还要特别加强全社会在极端气候事件下的应对能力、适应能力,提高气候韧性。

国际在线:如何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把握未来我国“双碳”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李勇:“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指导“双碳”工作新的思想、新思路和举措,高屋建瓴,意义深远。我们需要站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全局上对未来“双碳”工作进行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报告第十部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新的思想上,主要体现在要将“双碳”工作统一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总目标上来,统一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求上来,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统一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上来;统一到“绿色发展”这个新的发展道路上来;在新的思路上,未来做好“双碳”工作,要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融入到美丽中国建设的框架下,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行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治理,用统筹的办法将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调统一起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置于优先的位置,通过将生产生活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外部不经济性内化,通过废弃物资源化转化或者用碳但不排碳的方式,以及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我革命,扭转工业革命以来的无止境的外向扩张式发展,实现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在新的举措上,根本性的一条就是加快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和低碳化。但具体实现方面,需要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全面转变,包括构建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先进技术研发体系;而消费侧的绿色低碳消费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二十大”报告除了过去经常提的结构性调整,推进能源革命,健全碳市场等外,报告特别提到了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这是报告关于“双碳工作”的新亮点。

国际在线:绿色低碳产业对我国“双碳”战略有何深远意义?请举例说明。

李勇:没有绿色低碳产业的大发展就难以实现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将成空谈。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需要我们具有世界眼光,要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紧密联系起来。绿色低碳产业的兴旺发达,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美丽世界实现的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不仅能够全面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还能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有机融合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国际新一轮产业竞争比较新优势。

国际上,欧盟提出了“绿色协议”,提出了2030年减少55%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首个“碳中和”大洲的激进目标;英国提出了“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以及净零排放战略;日本则提出了“零碳”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战略。世界五百强纷纷推出了围绕碳中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历史潮流和产业竞争的新热点。

过去十年,绿色低碳产业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比较优势。这也让我国第一次站到了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甚至略有领先的难得局面。随着国际碳中和竞赛和国内“双碳”工作的推进,我国绿色低碳产业正在快速壮大,有望与其他战略新兴产业一起成为推动各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能源领域,根据国际能源署的研究,2022年全球清洁能源和能效提高方面投资有望高达17.2万亿元。而我国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已占领高地,特别是在光伏和风电方面形成了绝对优势。根据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光伏出口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三五”出口产值达800多亿美元;全球累计组件产量超过8亿千瓦,其中我国产量约6亿千瓦,占比75%。2021年底,光伏组件产量已经连续15年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呈现量价齐升态势,出口额再创新高,高达259亿美元。在风电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风机生产中心,占全球供应量的65%;我国不仅是最大的风电机组制造中心,同时也是大多数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最大生产基地。2021年全球风机整机制造商中,前15家中有10家为中国企业。从国内风电光伏发展看,过去10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了12倍左右,现已分别达到3.48亿千瓦、3.59亿千瓦,占全球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在中国的推动下,202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装机成本较2010年下降约82%,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装机成本分别下降约35%和41%,发电成本也大幅下降。以风机和光伏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既是我们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底气,也是推动国内绿色发展的基础。

在交通领域,机动车辆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绿色低碳转型空间巨大。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14.46亿辆,而新能源汽车累计为2000万辆,仅占1.38%;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则占全球一半。经过10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国。在动力电池方面,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达154.5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42.8%,占全球总装车量的52.1%。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10.1吉瓦时(GWh),同比增长109.8%,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大企业中我国则占6家。欧盟近期宣布将在2035年禁售燃油车,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强劲需求也将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另外,我国在其他领域,比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创新也正在取得新突破,包括装配式建筑、被动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造、数字建造、智能建造等蓬勃发展,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轻质等建筑新材料包括真空玻璃、可编程水泥、可修复混凝土等居于全球前列。

当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许多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同时,当前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还不足以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我们按照“二十大”报告勾画的宏伟蓝图接续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